主題詞:工程機械
【證券日報】中國工程機械業全球“掃貨”國際三大巨頭或被“包圓”
2012-02-06 中投機械網
中投顧問提示:在國內幾十年快速建設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如今已然羽翼豐滿,正在越來越多的把眼光和胃口放到了全球。隨著中國龍年的開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更如蛟龍出海,發起了對全球工程機械巨頭的“掃貨”行動。中國曾經高山仰止的外國“師傅”們,在歐債危機、自身經營等諸多因素影響下,最終低下了高貴的頭。
在國內幾十年快速建設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如今已然羽翼豐滿,正在越來越多的把眼光和胃口放到了全球。隨著中國龍年的開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更如蛟龍出海,發起了對全球工程機械巨頭的“掃貨”行動。中國曾經高山仰止的外國“師傅”們,在歐債危機、自身經營等諸多因素影響下,最終低下了高貴的頭。
相比于礦產資源和汽車收購的多舛,中國工程機械業海外并購的凱歌頻傳,更讓人們振奮。不過,興奮之余也需要清醒的意識到,“蛇吞象”式的并購雖然值得稱道,但是,被食物撐圓了肚子的時候,也是其最脆弱的時候。
國內市場天花板倒逼工程機械企業征戰海外金融資本助力“不差錢”
分析人士指出,歐債危機使得歐洲多數企業面臨產品銷量下降的窘境,從而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并購機會
2012年新年伊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海外并購就連下兩城。繼三一重工2月1日公告稱,以人民幣3.35億元和償還調減負債的方式,最終敲定對波蘭HSW工程機械業務單元項目的收購。
此外,還有消息稱,與三一重工同為中國工程機械巨頭的徐工集團正在與業內排名第二的某企業保持密切聯系,傳聞稱收購事宜正在議定中。如果成功,將成為繼2008年中聯重科(000157,股吧)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排名第3的意大利CIFA與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行業內排名第一的德國Putzmeister之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三起重要的海外并購。
除上述海外并購項目外,工程機械仍有其它知名企業也同樣在打著投資海外的主意。
有分析人士稱,歐債危機使得歐洲多數企業面臨產品銷量下降的窘境,從而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并購的機會。此外,國內行業的迅猛發展造成國內產能相對過剩,這也是企業投資海外并購的一大因素。
行業三巨頭打造企業航母
近5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累計對外直接投資已達2200億美元,全球排名從第18位躍居至第5位。而這5年也是工程機械行業加速投資海外的5年,2011年以來,很多工程機械企業紛紛瞄準海外市場,加快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
自2008年中聯重科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開始,2012年1月,山東重工公開稱,旗下濰柴集團正洽購意大利豪華游艇制造商法拉帝,法拉帝報價3.5億歐元,擬出售75%的股權給山東重工,包括商標、船廠、銷售網絡等。
此外,2011年5月、6月,山東山推國際布局不斷深入,國際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同時,京城重工也于2011年成功收購日本長野工業株式會社。
2012年初,經過一年多的談判,柳工收購波蘭HSW民用工程機械事業部終于修成正果。最令人震驚的是,三一重工以閃電般的速度收購了業內排名第一位的德國普茨邁斯特。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繼中聯重科與三一重工先后將業內排名第一與第三的意大利CIFA和德國普茨邁斯特收入囊中之后,近期,又傳出三巨頭之一的徐工集團正在與業內排名第二的某企業保持密切聯系,傳聞稱收購事宜正在議定中。一旦成功,則代表著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有可能孕育出三家航母型的國際知名公司。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謝家宸向本報記者指出:“三大工程機械巨頭海外市場的投資對企業自身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技術、市場、管理等各方面都是一次大的提升,但同時,海外投資也有其隱藏的風險,目前主要的投資方式有兼并收購、自行建廠等。”
謝家宸認為,隨著國際市場步伐的加快,未來海外市場投資將加速,因為國際巨頭的海外市場部分在整個市場中占據大部分比例,因此,未來內地企業要想成為國際巨頭,海外市場的拓展不可避免。
三巨頭H股籌資超300億元
為了能夠完成“蛇吞象”的壯舉,上述三巨頭皆在2011年推出了在H股籌資的計劃。有數據顯示,2011年1月6日,中聯重科總額達1.3億股的H股超額配售權獲得全額行使,準備募資19.48億港元,加上此前募集的130.33億港元,其H股發行募資總額預計近150億港元,創1998年以來全球工程機械行業融資之最。
而完成A股定向增發3個多月的徐工機械亦投身H股。于2011年1月5日宣布H股上市計劃,發行上限為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0%,同時實施10送10股派1.2元的分配方案。以徐工機械當時10.31億股總股本、59元左右股價計算,考慮送股因素,發行H股募資規模將不低于人民幣100億元。
另外,在2010年4月,國內另一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重工亦曾表示,要通過H股上市募資100億元以上。
去年1月份,中聯重科登陸H股后,董事長詹純新曾表示:“中聯國際化目標是,到2015年,海外銷售要占總銷售額的40%。”
三一重工和徐工集團2015年的銷售計劃都在3000億元左右;中聯重科將超過千億規模;廈工,柳工等工程機械企業的銷售收入預計也將接近或者超過千億規模。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謝家宸指出,工程機械行業與宏觀經濟形勢緊密相連,盡管當前經濟形勢并不明朗,但國家主要政策支持較為清晰,在經濟形勢平穩的情況下,若能繼續保持對行業的支持,有望實現該目標。
拓寬國際市場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紛紛出手海外并購令市場為之側目。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高級經濟師蘇子孟介紹,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在國內混凝土機械市場的占有率達70%以上,而由于目前國家采取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使得國內市場對建筑機械的需求大幅減少,因此兩家企業都在大力開拓國際市場。
有業界人士分析,受中國工人的工資上漲與人民幣上漲等因素影響,工程機械企業原本的價格優勢正逐漸失去。同時,國內市場的相對產能過剩也是企業投資海外的因素。根據波士頓咨詢(BCG)的一份報告預測,未來5年中國制造業的工資成本估計每年將會上漲17%,而美國制造業的工資漲幅將僅為3%。
一位從事工程機械進出口業務的人士說道:“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情況下,本土化生產能有效的避免匯率變化帶來的利潤損失。每升值一個百分點,企業利潤就會縮減一個百分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人民幣繼續走強,工程機械業的出口將受到嚴重影響。”
經歷了201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迅速成長為工程機械大國,但是,2011年國內工程機械增速下滑,國內經濟形勢并不足以對行業未來的高速發展形成強烈支撐,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國內工程機械必須尋找更多動力。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謝家宸則向本報記者談到:“國際市場不僅有技術基礎雄厚的資源,也有加速啟動的新興市場,國內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需要更大的舞臺,上述兩大因素是企業迅速成長的重要因素。投資海外是企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大重要方向。”
工程機械出口額連創新高
事實上,工程機械企業紛紛走向海外市場也與國內市場需求萎縮和國外市場需求激增有關系。
有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工程機械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達到5000億元左右,出口額突破150億美元,超越歷史最高水平。其中1-10月份,海外出口額增長51%,同期國內市場銷售增長僅有30%左右,明顯低于海外市場的增長速度。全球布局已經成為中資企業的集體選擇。
蘇子孟指出,目前國際工程機械市場的增長已經翻番,并將繼續擴大。2011年1-10月份中國工程機械海外出口額已增長51%,同期國內市場銷售增長僅有30%左右,明顯低于海外市場的增長速度。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1年一至三季度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182.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進口金額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8%;出口金額110.28億美元,超過2010年全年出口額,比上年增長50.2%,貿易順差38.27億美元。
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呈前低后高態勢,且增幅始終保持較高水平。5月開始月度出口額持續增加,7月份開始出口額連創新高,9月份出口額達到14.85億美元。
累計出口零部件38.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35.25%,比上年增長48.88%。出口整機71.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1%,占出口總額的64.75%。
而相對于國外市場的銷售增長,工程機械產品自4月份起在國內市場的需求則是增速下滑,銷售數額下降的態勢。
有機械科學院研究總院專家認為,未來5-10年中,國內工程機械公司的發展將更多依賴國際市場的增長。
海外設廠繞過貿易壁壘
事實上,海外建廠也是企業布局調整,規避市場風險的重要戰略。近年來,工程機械業的對外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直接出口方式遭受到越來越多反傾銷、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等種種限制。
據了解,針對非道路機械功率范圍130kw至560kw的柴油發動機,歐委會于今年1月起開始實施ⅢB階段排放標準。歐盟ⅢB階段排放標準對發動機的排放微粒進行了更加嚴格的限制,由原來的0.2g/kWh下降至0.025g/kWh.為滿足這個極限值,柴油發動機必須配備微粒過濾器來解決這一問題。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綜合辦主任王金星表示,國外排放標準的不斷提高,將進一步提高中國工程機械的出口門檻。柳工董秘王祖光表示,由于國內發動機尚達不到出口的要求,柳工只能采購國外品牌的發動機。
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企業聯合會副主任胡遲表示,工程機械企業海外設廠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自主品牌海外設廠,雇用當地的勞工,不僅能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更能與當地政府搞好關系,做到本土化生產。“但工程機械企業出海也并非完全是一帆風順的,在制定海外擴張戰略時一定要理性。”胡遲如是說。
來源:證券日報
相關報告
- ·2016-2020年中國環保設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中國環保設備行業“十三五”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十三五”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2015-2019年中國環保設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15-2019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15-2019年中國制藥機械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15年中國盾構機市場調研報告
- ·2015年中國盾構機市場調研報告
- ·2015-2019年中國制藥機械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
電動車 發電機 儀器儀表 食品包裝機械 工程起重機 包裝機械 環保設備 發動機行業 電梯行業 閥門行業 齒輪行業 機械行業 儀器儀表 發電機 工程機械 農業機械 包裝機械 電工電器 電動機 齒輪 起重機 數控機床 中國鍋爐 食品包裝機械 輸變電設備 環保設備 發電機 工程機械 軸承行業 包裝機械 中國鍋爐 印刷機械 變壓器 齒輪 數控機床 壓路機 廣電設備
一周熱點
- ·工程機械市場低迷 叉車行業表現搶...
- ·我國五金沖壓模具行業正在不斷追...
- ·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收入30.7萬...
- ·中船重工與陜西省簽署項目合作協...
- ·山東省玉米機收基本結束機播小麥...
- ·外媒頭條:中國承諾非洲基建投資...
- ·預計2020年3D測繪和3D建模市場規...
- ·“常林·谷豐”玉米收獲機暢銷烏...
- ·大連重工風電產品出口30多個國家...
免費電子書
- ·宋德安:書寫“德勝鋼鐵”神話
- ·大田集團王樹生:做物流排頭兵
- ·李嘉誠:華人首富的“超人”秘訣
- ·余彭年: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
- ·馬興田和他的“百年康美”夢
- ·鄭南雁和7天連鎖酒店
- ·柳傳志:中國企業家教父與“聯想...
- ·王傳福:比亞迪掌門人
- ·苗連生的新能源之路
- ·葉華能:客家之子創寶麗華傳奇